12月26日,郑州市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和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经验交流系列活动在郑州市举办。
继上午召开郑州市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产融对接暨产业集群推介会后,当天下午4场针对性、专业性强的经验交流专题活动相继进行。
在郑州市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经验交流会上,郑州经开区围绕该区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经验进行分享,宇通集团、盒子智行、森源鸿马等链主企业代表分享了公司相关发展状况和下一步的发展布局规划。
根据《郑州市汽车城总体设计》,经开区着重发展整车生产、零部件制造产业,是郑州200万台汽车城建设的核心支撑。
在交流环节,郑州经开区经济发展局创新发展科科长李振介绍,经开区通过发挥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基础和突出优势,加快传统燃料汽车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发展汽车产业及相关产业链,聚焦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智能网联创新应用、汽车软件和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及服务等核心领域,目前构建了较为完整的汽车产业链。
数据上看,目前经开区集群拥有上汽、海马、东风日产、宇通4家整车厂、7家专用车厂、近300家配套零部件企业。产值和产量上,2022年,郑州经开区汽车产值869亿元,整车产量44.2万辆,占全省产量约80%。今年前三季度,郑州经开区汽车产业产值完成558.2亿元,同比增长32.3%,整车产量累计完成34.2万辆,同比增长30.9%,而同期全国平均值为7.3%。
为何经开区能逐步形成集聚度高、特色鲜明、功能互补、协同发展的新能源及智能网联车产业集群?
李振介绍,一方面,经开区抢抓新能源汽车发展机遇,布局新能源整车、储能及动力电池等关键领域,形成了新能源整车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另一方面,经开区鼓励整车企业智能网联创新,掌握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智能决策控制技术、线控车辆平台技术、仿真与系统测试验证技术等。
在主要经验做法上,一是高位“谋划”,链式“推进”。经开区始终贯彻《河南省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建议》《郑州市关于加快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从梳理现有产业链条,建立产业链工作推进机制入手,集聚更多汽车产业核心企业,加强完善全链条汽车业态,全力提升汽车产业总实力和竞争力。
二是持续“扩产”,加大“创新”。经开区从始至终坚持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发展趋势,注重自主研发与开放合作相结合,强化整车集成技术创新,突出以智能网联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为引领,布局整车技术创新链。
三是聚焦“三化”,提升“三率”。经开区始终紧扣汽车产业链先进性、韧性和安全水平, 围绕 “补链、延链、强链”的重点难点堵点,聚焦“三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提升“三率”(本地化配套率、 产能利用率、新能源渗透率),按照“通用化、标准化、轻量化、模块化、智能化”的发展思路,坚持培育本地企业和引进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并重,加快构建完善的一级、二级、三级汽车零部件配套体系和上下游产业链,着力构建完善的配套体系。
经验交流会上,郑州宇通集团有限公司政研室主任茹明瑞主要对宇通集团新能源及智能网联产业高质量发展情况进行了介绍。
资料显示,宇通是以客车、卡车为主的大型商用车集团,产品覆盖大中型客车、卡车、工程机械、专用车和环卫设备,2022年营业额308亿元。在河南,宇通集中布局商用车全产业链,拥有4个整车工厂、5个零部件基地、2家上市公司,大中型客车市占率连续21年全国第一。
茹明瑞介绍,研发能力上,宇通拥有高水平的商用车研发团队,自主掌握新能源核心技术和零部件,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自动驾驶能力,较为先进的技术和产品,实现自动化、数字化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拥有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国家电动客车电控与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
茹明瑞介绍,关键零部件国产化、本地化的空间很大,宇通将以新能源商用车整车带动,争取在河南打造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商用车产业生态。
茹明瑞表示,作为河南确定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链主企业,宇通坚持以技术和产品创新,驱动产业链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围绕“商用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能力”“新能源五电系统”“智能网联与自动驾驶系统”等关键环节,布局零部件生产制造及供应链本地化采购,确保产业链核心环节能力领先、自主可控。
“我们已和省内超300家供应商合作,2022年的205亿元零部件采购及自制中,省内本地化配套率已达43%,郑州超过38%。结合卡车业务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本地化配套率将逐步提升。”茹明瑞说。
交流时,茹明瑞也谈及宇通未来5~10年的产业高质量发展思路,做好“一个产业”,实现“两个带动”,努力实现产业的“四化”,全面、深入做好“两个市场”。
“我们有信心抓住城市卡车电动化的重大窗口,充分的发挥自身优势,客卡并举提速发展,形成一个存在竞争力且产业链自主可控的新能源商用车集团,并围绕主业延链强链,为郑州市城市车辆清洁化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贡献。”他说。
11天前,智行盒子在北京举办主题为“百变新物种,出行新定义的”盒子汽车首秀暨品牌发布会。
公开报道显示,发布会上,智行盒子发布了两款面向出租车、网约车、租赁车等B端出行市场的新产品,一款为紧凑型MPV,另一款为中大型MPV。首款量产车型BM-400预计将于2023年第四季度上市。截至12月19日,智行盒子已收到意向预售订单达4.2万辆。
智行盒子表示,目前大量低配私家车在B端出行市场运营,这让乘客的乘坐体验感并不完美,同时智行盒子在此前做了大量市场调查与研究,发现网约车市场已迎来大爆发,巨大的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推动智行盒子为打造专属网约车、出租车等B端出行市场新产品的决心。
北京盒子智行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署光是当天的第二位参与交流的链主企业代表。“公司正在迁址过程中,所以现在大家看到的还是北京智行盒子,下次再进行交流时,我们就是河南(智行)盒子了。”张署光的分享以此开篇。
为什么这么说?从当前的企业股东构成看,郑州经开区背景的河南省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发展有限公司,河南国资背景的河南省中豫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两家企业合计持股票比例达50%。
张署光介绍,目前智行盒子在郑州有一个近300人的团队。谈及下一步的打算时,他介绍,接下来将深入产业链属地化布局,打造核心成本竞争力。“我们是郑州引入的企业,零部件能选择属地就选择属地的,选择不了的我们也要把它引入过来。”他透露,目前已经有一些配套企业在与郑州经开区进行互动。
2023年3月,智行盒子与河南省市区及海马签署协议。张署光透露:“刚刚签约后,我们就组建了海外市场部门,现在在跟国外市场机构做沟通。”而根据智行盒子展示的PPT内容,智行盒子将立足河南乘“”东风加速出海。根据规划,将陆续拓展中东、东南亚及欧美市场。
作为第三位进行分享的链主企业代表,河南森源鸿马电动汽车有限公司(下称森源鸿马)总经理马鸿军的分享主要围绕“新能源及智能网联专用汽车”展开。
森源鸿马成立于2011年,是集新能源车辆及信息化平台的研发、制造与销售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马鸿军介绍,目前公司产品已服务全国30多个省市地区,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70%,产品远销泰国、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现在已经成为国内政府特种用车行业领先品牌。
在谈及新能源及智能网联专用汽车的研发背景时,马鸿军介绍,新能源汽车作为公务用车更新的步伐正在加快,随着物联网、车联网、无人驾驶、智能AI等技术的发展,慢慢的变多的公务车及特种车需要与云端互联,以实现汽车更多的智能计算和现代化管理。
作为电动警用巡逻车的开创者以及5G北斗智能网联车辆管理平台解决方案供应商,森源鸿马在对新能源及智能网联专用汽车的管理系统、5G北斗调度指挥系统来进行了诸多布局。
就新能源及智能网联专用汽车的下一步发展规划,马鸿军表示,接下来将加大在相关领域上的推广。而通过 5G智能北斗网联应急车辆装备平台在新能源公务车及特种应急专用车上的应用,将助力新能源及智能网汽车、高端装备产业的发展。
“为什么这几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速?”在进行专家点评时,河南省发展战略和产业创新研究院副院长高亚宾抛出这样一个问题。
在他看来,从发展的新趋势看,这首先迎合了世界经济低碳发展的趋势,“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出行方式都产生深远影响,新能源汽车就是交通领域的重大改变。其次,从产业布局上,中国已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汽车产业体系。最后,电动化、智能化和网联化是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趋势,汽车产业的发展伴随着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等各方面的综合提升和转变,它是一个完整的生态。
第一,整车龙头昂起来。整车生产对行业有重要带动作用,应该把整车龙头昂起来,特别是郑州。主机厂的产量和规模不仅代表着企业自身发展水平,也决定了零部件配套企业的数量和规模。下一步,提高本地零部件配套是下一步的着力方向。
第二,抓好核心部件集群建设。目前,全省有600多家企业,下一步,推动这一些企业向电动汽车配套转型也是一个重要方向。此外,在三电领域、智能交通、智能座舱等领域,要加快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格外的重视企业的培育和服务,并在制定出台政策时最大限度地考虑这些因素。
第三,加强专业协同。新能源汽车产业不仅包括硬件,它与、智能座舱、、等紧密相关,下一步如何推动软硬协同,目前看来还要下更多的功夫。
第四,构建产业生态。一方面,新能源汽车发展,特别是针对出口领域,要做好未雨绸缪,注重建设绿色能源,大幅度提升绿电占比。另一方面,加速推进绿色回收网络系统的构建。此外,还要快速推进等有关规定法律法规的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