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董小姐打造的纯电车续航230km从158万跌至5万还滞销!“沦为”物流神器

格力董小姐打造的纯电车续航230km从158万跌至5万还滞销!“沦为”物流神器

时间: 2025-04-22 00:29:44 |   作者: 军警改装车

  当格力在2016年跨界进入新能源商用车市场时,董明珠的雄心壮志便显而易见。然而,时至今日,她的这款纯电面包车却迎来了尴尬的命运。上市时,它以15.8万元的定价一度吸引了眼球,但市场的冷淡反应很快让这款车的价格迎来大跳水,二手市场上的价格更是跌至了5万元。纵使如此,这款“失败”之作在一些特定场景下,却意外地找到了自己的位置,逐渐变身为“园区物流神器”。

  2016年,董明珠通过银隆新能源跨界入驻新能源车行业。她以“新能源+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为未来发展趋势,力图开辟格力除空调之外的新领域。到了2021年,格力全面控股银隆,并将其更名为“格力钛”,正式进军新能源商用车市场。伴随着全新品牌的诞生,格力钛推出了旗下的首款产品——格力钛纯电物流面包车。

  本应是格力跨界打响品牌影响力的一张“王牌”,格力钛纯电物流车却未能如愿成名,反而面临着价格过高、市场需求不明等一系列尴尬局面。15.8万元的定价在当时看来高高在上,远超同类竞品,导致消费者热情未能激发,销量惨淡,格力钛面临了品牌溢价和定价策略的双重考验。

  无论是从销量,还是从消费者反馈来看,格力钛纯电面包车似乎都未能打破市场的天花板。价格高的背后不单单是技术和品质的压力,更深层次的是市场对这款新车的认知度和接受度问题。尽管格力钛在产品设计和功能上做出了努力,但品牌影响力和渠道建设上的短板让这款车的市场接受度始终未达到预期。于是,市场对格力钛的反应可谓冷淡至极,原本定价15.8万元的车,很快就迎来“跳水”行情,二手市场行情报价直接跌至5万元甚至4字头。这种价格波动一方面让我们消费者对于购买产生了疑虑,另一方面也揭示出品牌溢价能力的短缺。

  格力钛纯电面包车的外观设计,给人的第一印象并不出彩,甚至有些保守。乍一看,它很容易被误认成普通的物流车,毫无辨识度。设计过于趋于“实用”,忽略了个性化和时尚感。尤其是它的车身造型,毫无亮点,这也使得它在竞争非常激烈的电动物流车市场中,显得格外平凡。

  然而,格力钛的外观设计仍然具有一定的实用性。高顶设计使得车内空间更宽敞,货物装卸也变得更方便。宽大的侧滑门设计,很适合频繁的货物装卸,适应能力强。这种注重实用的设计,尽管不引人注目,却在特定环境下显示出其独特的价值。

  车内的设计则更加偏重于“耐用”而非舒适。车内大量使用硬塑料材质,配置简陋,虽然不具备豪华车的内饰氛围,但却符合它作为一款纯电物流车的定位。这种简单而直接的设计理念,使得车内易于清洁,耐用性也更强。然而,舒适性方面则显得较为不足,对于长时间驾驶来说,驾驶员的舒适度可能会受一定的影响,尤其是需要频繁驾驶的运输人员,长时间的颠簸可能会带来疲劳感。

  格力钛纯电面包车搭载了钛酸锂电池,拥有良好的快充能力和出色的耐寒性。钛酸锂电池的特性使得它即使在寒冷的环境中也能维持较好的续航性能,这对于一些对温度敏感的电动汽车来说,是一大优势。官方宣称其最大续航为230公里,但在实测中,续航普遍只能达到180公里左右,续航焦虑在一些用户心中不可避免。

  对于一款短途运输用车来说,180公里的续航对于大部分工作场景是足够的,但对于长途运输和需要高频率充电的场景而言,续航任旧存在一定的不足。充电快速却无法完全解决续航问题,这也成为格力钛要进一步优化的关键点。

  格力钛纯电面包车的装载能力是其一大亮点。经实测,其载货容积达到2.7立方米,承重能力在700-800公斤之间。这使得它很适合工厂、园区等场景的物流运输需求。尤其是在空间存在限制、装卸频繁的环境中,格力钛凭借其坚固的地盘和强大的承载能力,逐渐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市场定位。

  格力钛纯电面包车的部分用户尤其是在工厂等生产环境中的反馈较为积极。许多用户表示,尽管它的外观朴实无华,但却非常符合实际在做的工作需求,尤其是快充功能,在不挑天气的情况下都能保持高效充电,省去了许多繁琐的充电等待时间。此外,车身的耐用性也是一大优点,大幅度减少了车辆的维修和维护成本。

  一些司机也对格力钛的评价较高。车辆的耐用性和实用性让他们省去了很多日常维护的烦恼,尤其是在长时间的运输工作中,格力钛的稳定性和超高的性价比成为了许多物流公司的优选。

  在与五菱荣光EV和长安星卡EV的竞争中,格力钛表现得略显不足。五菱荣光EV的续航能力更长,售后服务更完善,这使得它在主流市场中更具竞争力。而长安星卡EV则在内饰舒适性和配置上更具优势,使得其在用户的选择中有更高的吸引力。

  然而,格力钛并非毫无优势,它在价格上的竞争力较强,尤其是对那些预算有限、需求刚性的用户,格力钛凭借其较低的价格和强大的装载能力,依然在细分市场中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格力钛价格跳水的原因不仅仅是定价过高,也与品牌力较弱和销售经营渠道不畅有关。初期的销量低迷和仓库存储上的压力加大,促使格力不得不降低价格以刺激市场需求。然而,这一价格调整虽能短期提升销量,却未能有效解决品牌认知和市场定位的问题。

  格力钛纯电面包车的失败,并非源于产品本身的技术短板,而是其市场定位的失误。为了重新获得市场认可,格力钛应放弃全能车型的定位,转而聚焦细分市场,特别是在工业运输、园区物流等特定场景中的应用。通过深耕这些细分市场,格力钛仍有可能实现“重生”。

  随着新能源商用车市场的持续不断的发展,谁能专注于细分场景,谁就能在竞争中突围。格力钛若能够在细分市场中深耕细作,并且通过一直在优化产品和提升服务,仍然能够在激烈的市场之间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格力钛纯电面包车的故事,充满了转折与挑战。它并非因为产品不行,而是由于市场定位的误判。尽管如此,它在正确场景中的表现依然优秀,具备了重生的可能。未来的市场属于那些能够在细分场景中寻找自我位置的品牌,而格力钛或许正是这一些品牌中的一员。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上一篇:长安睿行EV全新系列发布:食用电动面包车拥抱电动未来!

下一篇:应收账款逾期率高企 汉邦科技还有多少上市“拦路虎”

一键拨打